避諱在中國古代社會中非常普遍和重要。所謂諱是名字,這是專指帝王、圣人、長官及尊長者的名字。對這些名字,人們在說話、作文時不能亂說、亂寫,而必須設(shè)法避開它,這就叫避諱?!蹲髠?桓公六年》:“周人以諱事神。名,終將諱之。”
避諱在中國古代是人人需懂的一門學(xué)問,哪怕是目不識丁的小民百姓。否則,會有大禍,甚至有殺頭之罪。
避諱制度,起源于周代,成熟于秦漢,盛行于隋唐以后,兩宋最嚴格,至民國年間廢除帝制,才廢除避諱制度?,F(xiàn)在我們起名要考慮的避諱比古代少了很多,一般人也就避諱一下直系長輩的名字,其他的一般很少避諱。
古代避諱,共分國諱、家諱、圣人之諱、憲諱四種,下面略作介紹。
1、起名的“國諱” 包括:帝王的名、字、號(包括年號)、生肖、陵寢名等。是從皇帝本人到全國百姓都要遵守的。
國諱中最主要的是皇帝及其父祖的名諱,甚至包括皇后、太后,有時諱及皇帝的字號,前代皇帝的字號、謚號、生肖、陵寢等,在平時說話、著書、寫信時都要注意,特別是給皇帝寫奏折和外交談判時更重要。如果冒犯了國諱,在百姓,便屬“十惡不赦”中的“大不敬”之罪,要殺頭的。在兩國交往中,便有可能引發(fā)戰(zhàn)爭。如李淵建立唐朝,因其父名李虎,故百姓不敢直呼“老虎”,而將“老虎”稱為“亞龍”、“季龍”、“威物”。又如清代呂留良一案,便因雍正認為:呂留良誼屬臣民,而漫稱“康熙”,其悖逆無狀,何太甚矣!因而大開殺戒。由于國諱的普遍性,所以皇帝取名字是件很麻煩的事,有些朝代在給太子命名時多用“難知而易諱”的字,且盡可能用單名,也算是“帝心惻隱知人弊”吧。如宋、明兩朝的皇帝中,很多皇帝的名是冷僻字,以宋代為例:
太宗趙炅 孝宗趙昚 度宗趙禥 恭帝趙(隰,去掉左邊耳朵旁)
端宗趙昰 末代章帝趙昺
2. 起名的家諱:
僅限于家族內(nèi)部,外人與之交往中也應(yīng)遵守,以示尊重,這是法律承認的,家諱避三代以內(nèi)的祖先之名。家諱舉例:司馬遷父名司馬談,故《史記》中將春秋時謀士“張孟談”改稱“張孟同”; 杜甫依成都節(jié)度使嚴武家,嚴武盛情待之,酒后高興夸嚴武:“嚴挺之乃有此兒”,不想犯了嚴氏家諱,因而嚴武怒而相譏:“杜審言何來若孫”。據(jù)載,桓溫聞諱而哭;李賀父名晉肅,故而終身不能考進士;農(nóng)村惡罵牽爺娘;司馬光父名池,友韓維寫信至“持國”而改用“秉國”。如此等等,皆屬家諱。
3.起名的圣人之諱:
簡稱圣諱,就是避圣人之諱,如黃帝、周公、孔子之名在漢以后大部分朝代都要避的。
4.起名的“憲諱”: 指下屬官員避諱長官名諱。
憲諱舉例:
宋孫傳師名覽,一次,受命出任考官,一考生事先投一文一信,想預(yù)先留個好印象,其信末,按慣例用了句套話:“伏維笑覽”。卻恰好犯了孫覽名諱,故而孫覽提筆在該考生信末批曰:“君毋笑覽,覽合笑君?!痹摽忌\可想而知。清代軍機大臣鐵良,聞人說軍機處也須改良。因及父諱,就怒曰:直把我先改了吧!東晉官員王舒,其父名會,正好出任會稽守,便改會稽為鄶稽。又如賈易父名壽昌,先被授予壽州知州,后奏明原因后,皇上應(yīng)允,改為宣州知州任。著名的“只許州官放火,不許百姓點燈”也是憲諱故事。
歷史上,有些情況下則不用避諱,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:
在先秦兩漢時期
(1)姓不諱,不避嫌名,嫌名指音相同或相近的字,如漢和帝名肇,漢代一官名京兆尹,不改。曹操,造與操音近,曹植詩中多不避造字。
(2)二名不遍諱,即兩字只諱其中一字。
春秋時,宋武公名司空,改司空官名為司城,改一字。
孔子之母名顏征在,孔子《論語》同一文中,用征不用在,用在不用征。
(3)已祧不諱,天子祭七祖,七祖之外稱祧,已祧不需避諱。(民間是三代之上一般不避。)
(4)君前無私諱——回答皇帝問話或給皇帝上奏章不用避家諱。
但隋唐以后越來越嚴,以上四條全部有變動。
(5)《詩》、《書》不諱:即寫《詩經(jīng)》、《尚書》等經(jīng)典原文時不必避諱。
(6)祭天地神祗時不諱。
起名改名的時候避諱法主要有三種:
1、改字法。用同音、義字代替。
漢文帝劉恒,改恒山為常山,取恒、常同義。
唐代宗李豫改豫州為蔡州,同義。
宋太宗光義改義興為宜興,同音。
司馬遷《史記》中稱張孟談為張孟同,趙談為趙同,因其父名司馬談。蘇軾祖父名蘇序,蘇洵改序為引,蘇軾又改為敘。
2、空字,作某或“口”或直書“諱”
如唐人撰《隋書》為避李世民諱,改王世充為“王 充”后人誤為“王充”。
3、缺筆加筆:最后一筆或兩筆不寫,或加上一筆兩筆。
而閱讀時,常以近音字代讀諱字,林黛玉母賈敏,黛玉讀敏為“密”音。
了解了以上各種避諱之后才發(fā)現(xiàn)古人起名真不容易,一不小心可能就犯了忌諱,輕則必須改名,重則掉腦袋?,F(xiàn)在已經(jīng)是高度的文明社會,個人名字只要是國標漢字理論上都可以用來起名。